首提公園城市這兩年,成都人又多了這些網紅打卡地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0-01-13 14:18:18 編輯:田佳平
一座理想的幸福城市什么模樣?古今中外,人們吟詩、作畫、繪圖,描繪理想城市的樣子。
這個周末,許多成都人——在泥巴沱遛娃的夫妻、在香香巷拍照的網紅、在金牛公園曬太陽的“嬢嬢”,有自己的答案:公園城市成都。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qū)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tài)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要指示。
從作答時代課題,到找準自身“位置”。成都轉變經濟組織方式,探索人城境業(yè)和諧統(tǒng)一的公園城市發(fā)展模式。
今天,作為“首提地”,在成都,“公園城市”四個字已經走出理念、規(guī)劃和文件,成了一個又一個落地項目、一項又一項新消費場景,以及更宜居更次序井然的社區(qū)、更具活力的商圈……
成都梳理了76個項目形成公園城市示范區(qū)首批建設項目庫,并先期啟動了25個,通過先行先試,尋找公園城市的路徑和邏輯。
20項規(guī)劃和技術規(guī)范,1141個增綠項目、120個網紅打卡點位、1979條背街小巷整治……這些項目、場景、綠道或者商圈,走進成都人的生活,變成了更宜居的生活、更豐富的購物、更多的幸福感,讓人們感受生活之美。良性循環(huán),也讓越來越多企業(yè),愿意主動加盟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中來。
四季有花、全時有景
為更宜居而改頭換面
氣溫差不多8度,冬日暖陽爬上了頭頂。這時候,成都人大多會選擇和家人朋友一起,往家附近的公園走一走。
就像水和空氣,在成都,公園是市政建設的重要工程,在公園里騎車散步,也是普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這種習慣其實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尤其在汽車問世之前,行走、騎車其實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今天,當我們在追求什么是宜居時,不如回過頭看看城市的初心,過去的這些習慣,常常就能幫普通人找到這種簡單的幸福感。
成都很快找到了這種邏輯,在“公園城市”標簽的前綴上,加上了“美麗宜居”四個字。這四個字意味著,成都要從原來的“產-城-人”邏輯,轉換到“人-城-產”。
對一座歷史悠久、人口千萬的超大城市來說,邏輯轉變意味著需要改頭換面。
“夾”在金牛大道和茶店子西街—茶店子正街之間,這個曾是金牛區(qū)最老棚戶區(qū)之一的地方,最寬處只有200米,卻被打造成了一個公園。甚至在今天,這里還是周邊居民最常來的地方。
這個周末,許多成都人——在泥巴沱遛娃的夫妻、在香香巷拍照的網紅、在金牛公園曬太陽的“嬢嬢”,有自己的答案:公園城市成都。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qū)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tài)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要指示。
從作答時代課題,到找準自身“位置”。成都轉變經濟組織方式,探索人城境業(yè)和諧統(tǒng)一的公園城市發(fā)展模式。
今天,作為“首提地”,在成都,“公園城市”四個字已經走出理念、規(guī)劃和文件,成了一個又一個落地項目、一項又一項新消費場景,以及更宜居更次序井然的社區(qū)、更具活力的商圈……
成都梳理了76個項目形成公園城市示范區(qū)首批建設項目庫,并先期啟動了25個,通過先行先試,尋找公園城市的路徑和邏輯。
20項規(guī)劃和技術規(guī)范,1141個增綠項目、120個網紅打卡點位、1979條背街小巷整治……這些項目、場景、綠道或者商圈,走進成都人的生活,變成了更宜居的生活、更豐富的購物、更多的幸福感,讓人們感受生活之美。良性循環(huán),也讓越來越多企業(yè),愿意主動加盟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中來。
四季有花、全時有景
為更宜居而改頭換面
氣溫差不多8度,冬日暖陽爬上了頭頂。這時候,成都人大多會選擇和家人朋友一起,往家附近的公園走一走。
就像水和空氣,在成都,公園是市政建設的重要工程,在公園里騎車散步,也是普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這種習慣其實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尤其在汽車問世之前,行走、騎車其實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今天,當我們在追求什么是宜居時,不如回過頭看看城市的初心,過去的這些習慣,常常就能幫普通人找到這種簡單的幸福感。
成都很快找到了這種邏輯,在“公園城市”標簽的前綴上,加上了“美麗宜居”四個字。這四個字意味著,成都要從原來的“產-城-人”邏輯,轉換到“人-城-產”。
對一座歷史悠久、人口千萬的超大城市來說,邏輯轉變意味著需要改頭換面。
“夾”在金牛大道和茶店子西街—茶店子正街之間,這個曾是金牛區(qū)最老棚戶區(qū)之一的地方,最寬處只有200米,卻被打造成了一個公園。甚至在今天,這里還是周邊居民最常來的地方。
新金牛公園
走進公園,紅藍兩色“撞色”綠道非常顯眼,通過色彩將紅色的騎行區(qū)、藍色的步行區(qū)進行區(qū)分,也通過這兩種顏色和周邊的生態(tài)融合起來。海綿城市的理念也被引入了新金牛公園中,通過雨水收集系統(tǒng)將雨水收集、利用起來,為公園內的鮮花提供滋養(yǎng)。
從最老棚戶區(qū),到最受歡迎的公園,新金牛公園只是案例之一。
又比如,溫江區(qū)幸福田園示范區(qū)將臟亂差的廢棄河道,打造為草長鶯飛的濕地公園。武侯區(qū)金江公園示范區(qū)實施“宜居水岸”工程,修復河岸2.5公里,新增綠地12萬平方米,初步呈現“藝術江岸,休閑河畔”的美麗景象。
從最老棚戶區(qū),到最受歡迎的公園,新金牛公園只是案例之一。
又比如,溫江區(qū)幸福田園示范區(qū)將臟亂差的廢棄河道,打造為草長鶯飛的濕地公園。武侯區(qū)金江公園示范區(qū)實施“宜居水岸”工程,修復河岸2.5公里,新增綠地12萬平方米,初步呈現“藝術江岸,休閑河畔”的美麗景象。
武侯區(qū)金江公園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局長楊小廣透露,成都去年改造老舊院落300個、棚戶區(qū)7780戶,提升修復綠地面積1076公頃,建成綠道192公里,建成市政公園22個,小游園、微綠地263個,以及“回家的路”社區(qū)綠道100條,塑造“家在園中”的城市生活空間。
這樣宜居的公園城市,是成都連續(xù)11年蟬聯(lián)幸福城市冠軍的秘訣。
火車廂就餐、網紅地“打卡”
為新消費而“頭腦風暴”
身在成都,公園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宜居,還有更豐富的“買買買”、更“潮流”的消費場景。
在成華區(qū)二仙橋公園里,由老式火車廂改造而成的“K160”機車藝術餐吧人潮擁擠,餐吧推出的“花椒咖啡”“花椒冰淇淋”,受到喜歡追逐潮流和新鮮的成都年輕人的喜愛。在這里,這樣的文創(chuàng)還有很多,看藝術展、喝文創(chuàng)咖啡......構建起全新的公園城市消費場景。
成華區(qū)二仙橋產業(yè)型公園城市示范區(qū)位于成華區(qū)二仙橋街道,有機串聯(lián)完美文創(chuàng)公園、鐵投紫瑞府等產業(yè)項目,打造以工業(yè)文明為品牌、多元場景復合呈現的產業(yè)社區(qū)特色公園城市示范區(qū)。
這樣宜居的公園城市,是成都連續(xù)11年蟬聯(lián)幸福城市冠軍的秘訣。
火車廂就餐、網紅地“打卡”
為新消費而“頭腦風暴”
身在成都,公園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宜居,還有更豐富的“買買買”、更“潮流”的消費場景。
在成華區(qū)二仙橋公園里,由老式火車廂改造而成的“K160”機車藝術餐吧人潮擁擠,餐吧推出的“花椒咖啡”“花椒冰淇淋”,受到喜歡追逐潮流和新鮮的成都年輕人的喜愛。在這里,這樣的文創(chuàng)還有很多,看藝術展、喝文創(chuàng)咖啡......構建起全新的公園城市消費場景。
成華區(qū)二仙橋產業(yè)型公園城市示范區(qū)位于成華區(qū)二仙橋街道,有機串聯(lián)完美文創(chuàng)公園、鐵投紫瑞府等產業(yè)項目,打造以工業(yè)文明為品牌、多元場景復合呈現的產業(yè)社區(qū)特色公園城市示范區(qū)。
二仙橋公園
“K160”機車藝術餐吧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是一家利用公園內保留的老式火車廂改造而成的24小時餐廳。餐吧以復古為主題,借助于公園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開放優(yōu)勢,打造集咖啡、餐飲、酒吧于一體,以音樂會、露天影院、文創(chuàng)市集為集合的實驗性公園藝術社區(qū)和體現“景為我用,景由我興”的公園文化打卡新地標,為文創(chuàng)園區(qū)與社區(qū)提供24小時高品質生活配套。
住在新都區(qū)的林聰則更喜歡帶著孩子到泥巴沱森林公園過周末。這里最吸引他的,是一個名為“泡泡營地”——這個透明的小房間是他小時候的重要記憶,而通過打造經典場景,很快便喚醒了這一代人的城市記憶。
在更多游客眼里,來成都,不僅要吃火鍋、看熊貓、逛寬窄巷子,觀看一部與成都有關的話劇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打卡方式,比如《成都偷心》。換句話說,戲劇或將成為成都重要的城市名片。
成都還有更多“綠道+”“公園+”,100余個場景品牌比如夜游錦江、沸騰小鎮(zhèn)、百花小院、江灘公園;120個網紅打卡點位,比如城市之眼、香香巷、竹藝村、府河攝影公園……
成都錦江綠道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路此前就算了一筆生態(tài)賬——公園有皮劃艇、無邊泳池等項目植入,“估算公園每年的運行成本約300萬元,產業(yè)運營起來后,可以實現收支平衡。”
或許正如戴德梁行成都公司策略發(fā)展顧問部負責人魏曉龍所說,正是成都政府為主導的市場化運營體系和模式,才能吸引了專業(yè)公司投資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數據顯示,成都植入文體旅商設施154個,新業(yè)態(tài)場景224個,引入社會資本940億元,占總投資額的70%。
在成都,因為公園城市,站上了消費潮流頂端。
人車分道、社區(qū)共治
為更和諧而改革創(chuàng)新
成華區(qū)望平濱河路,是一個條沒有機動車輛打擾,沒有路邊攤販占道的沿江小巷。這條路被成都給予了公園與社區(qū)融合的探索。
過去,這里常常發(fā)生的是人和車搶“地盤”情況,這既是周邊居民生活的苦惱,也影響了城市的秩序。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一方面要建立錦江兩側慢行系統(tǒng),為市民打造更有品質的公園社區(qū),另一方面,又勢必倒逼了臨錦江形成慢行開敞空間必須進行交通重組。
成都花兩年時間,通過合理規(guī)劃繞行路線,將機動車道從望平濱河路后退至望平街。同時,望平濱河商業(yè)街第二第三街區(qū)路網潛力也因此被激發(fā),多種商業(yè)和消費形態(tài)植入后,重塑了本地的商業(yè)價值。
堅持車退人進,將道路還與市民,這在此前可是鮮有前例。還好,從今天這里寬敞整潔的人行步道,和道路側的書店、咖啡館、花店,的確為人們提供了更有品質的服務,很快成為了城市新的打卡地。
甚至,這種商業(yè)價值也得到了市場的肯定,這里的租金從過去的40-60元/平方米,到今天最高達到500元/平方米。
其實,望平濱河路最難的是,要打破過去傳統(tǒng)格局和原油的思維習慣,通過塑造新的城市形態(tài),讓市民感受到改變后的生活比過去更宜居。
而成都,不僅在建設“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還有諸多更和諧宜居的舉措,比如改造老舊院落300個、棚戶區(qū)7780戶,完成背街小巷整治1979條,“兩拆一增”點位2687個,打造特色精品街區(qū)121個、公園小區(qū)57個、特色小鎮(zhèn)403個、林盤聚落373個,“回家的路”社區(qū)綠道100條……
無論是社區(qū)治理,還是公園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宜居。過去公園的打造常常只會為社區(qū)治理的便利讓步,但兩者有關宜居的共同點,卻被成都巧妙利用。
這樣是場景還有很多,比如麓湖社區(qū)、新橋社區(qū)、和美社區(qū)等利用綠色開放空間常態(tài)化組織社團活動、舉辦特色培訓,市民群眾睦鄰友愛、自得其樂。望江樓公園、百花潭公園通過拆圍增景改造、惠民活動植入,實現公園形態(tài)與城市空間、多元業(yè)態(tài)與社區(qū)生活有機融合。
公園城市,帶給成都人更和諧的鄰里,更幸福的家園。(葉燕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