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鬧鐘在8月31日凌晨5點30分準時響起,這是攀枝花市西區(qū)玉泉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護士長譚世芳核酸采樣小分隊中救護車駕駛員龍佳麗設定的。當天攀枝花市暴雨藍色預警,她得比平時早起20分鐘,因為擔心路上出現(xiàn)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天氣預報提醒今天暴雨藍色預警,記得帶傘。”早上7點,譚世芳和隊員們已經(jīng)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檢查核酸采樣所需的物品,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手提消毒液,一切準備就緒,入戶核酸采樣之路開始……
“您好,打擾您了,來做核酸啦。請您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碼或身份證,便于我們采集信息上傳。”“來,張大嘴,頭往后仰。”這樣的話語,譚世芳在入戶過程中不記得重復了多少遍,而入戶采樣步驟也早已形成肌肉記憶。采樣完成后,譚世芳還不忘叮囑居民做好日常防護和居室消毒。“轄區(qū)內(nèi)樓房都沒有電梯,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背著五六斤重的采樣箱,提著一瓶消毒液,爬到四樓的時候,已經(jīng)喘不過氣,得稍息幾分鐘才能繼續(xù)爬行。工作雖然辛苦,但每個居家隔離的人員都能積極配合,還連連說‘謝謝!辛苦你們了’,我們就覺得很溫暖,這也許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吧。”譚世芳說。
上樓、下樓,一戶又一戶,而且每采集完一戶就要更換一套防護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甚至口腔有了痰也得咽下去。
“居家隔離的住戶都隔得比較遠,而且有些住的樓層較高,最高有9樓的,來回得花不少時間。”中午12時30分左右,譚世芳核酸采樣小分隊順利完成12戶21人的入戶采樣任務,回到社區(qū),脫下防護服,譚世芳的前胸和后背都已經(jīng)被汗水浸透,發(fā)絲上的汗珠清晰可見,緊緊包裹在乳膠手套里是一雙發(fā)白腫脹的手,嚴絲合縫的面罩后是布滿勒痕的臉,她一邊喝水一邊笑著說:“今天早上下了雨,天氣還涼快,前些天特別熱的時候,穿上這身防護衣就感覺在蒸籠里面。無論是逆行者還是志愿者,都在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我們都渴望美好的歲月,為此我們愿意負重前行,無怨無悔。”
采樣小分隊隊員王春璃一口氣喝完一瓶礦泉水后笑道:“我又滿血復活了!立即開機。”她們進行簡單的休整,補充相應物資后,又開始對轄區(q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進行隨訪。
譚世芳上門核酸采樣小分隊只是全區(qū)、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基層醫(yī)務人員的一個縮影,每名醫(yī)務人員都身兼多職,為居家隔離人員入戶做核酸采樣,為行動不便人員采取上門核酸服務,到集中隔離點收樣……他們用平凡的堅守,溫暖的話語,樸實的行動,熱心的服務,細心的叮囑,和群眾的理解配合,高效地完成風險人群入戶核酸采集任務。(沙靜)